本文 首发于 🌱 煎茶转载 请注明 来源

通勤是日制汉语,指从家中往返工作地点的过程。一般来说,通勤在日语中是大众词汇,但在汉语中,通勤是铁路方面的术语。通勤是工业化社会的必然现象。在19世纪以前,市民主要步行上班。现时如汽车、火车、公共汽车、自行车等交通工具让住在较远处的人可以快捷地上班(Baidu/BaiKe)。

在物质生活极大发展的今天,城市扩张越来越严重,如北京等城市正在将中心职能向外扩张,试图通过将人口向外疏散达到缓解城市拥堵的状况。但其实这样的行为只会起到反作用。越是将城市人群向外疏散,城市拥堵情况回越严重,因为无论住在哪里,人们总是要去上班的。

这就引出一个通勤耗时的问题,你一天的时间花费的路上的有多久呢?

通勤耗时在年轻的时候貌似不是什么大问题,但我想这也不能作为年轻的本钱。偶然几天在路上花费几小时的时间还好,要是几年都是如此,还受的了吗?

和这个比起来,我觉得更重要的应该是通勤时消耗掉的精力。人的精力是很宝贵的,人的一切创造性工作归根到底都是消耗精力的产物,在某一件事情上花费够多的心思于精力,就会比花费更少的精力做的要好。因此精力是和时间等重的。如同时间一去不复返,精力也是如此。

上课时候听老师说过她的一个朋友,一家人生活在北京,每天早晨四点钟一家三口起床上路,然后开始“堵”,到八九点带着孩子去单位食堂草草吃个饭去上学。长此以往还能做好事情吗?

之所以突然说到这个话题是因为进来对着挺有感触。早晨七点多起床上地铁半小时,加上无意识中空腹的晕车,下车的时候会感觉晕晕的,然后晕晕的吃饭,去看书,结果就是一上午心不在焉,精力欠佳。

因此通勤时间需要把控,而降低通勤耗时就需要优化自己的值住关系,尽可能距离自己上班上学的地方近一点,节约一些路上的时间,就更多了一份思考的时间。

或许会有人说,在路上不一样思考吗?

可以试试。

思维驱动行动,头脑驱动精力,思想驱动身体,要做自己的主人,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。

试问,你的生活,过得还好吗? 你每天的生活,有没有什么地方是在不断妥协的呢?

有的话,尽快做些什么优化它吧,别让自己的精力全都空耗过去,把精力用在对的地方。

烹茶室 2019.12.3